【國際事務學院訊】
政大國際事務學院於11月26日邀請政大外交系博士後研究員狄馬演講,主題為「烏克蘭與波蘭和立陶宛的合作框架」,並由國際事務學院院長連弘宜主持。狄馬專注於國際關係領域,尤其是國際安全研究的學者,擁有深厚的地緣政治與全球安全專業知識。他曾在中國與台灣積累了豐富的職業、教育、文化及社會經歷,能夠從多維度分析國際事件。此次也以其對烏克蘭見解與大家談烏克蘭與波蘭和立陶宛的合作框架。
狄馬先從烏克蘭和波蘭、立陶宛三國歷史上所建立的合作開始談起。自十六世紀的波蘭立陶宛聯邦以來,現代烏克蘭的西部地區曾是聯邦的一部分,三國共同見證了多元文化的發展,同時也面臨過宗教、階級與自治議題的挑戰。此外,這些國家歷史上都曾受到俄羅斯、奧匈帝國、普魯士及蘇聯等外部勢力的控制,並為自主權而奮鬥,這塑造了彼此之間的共同理解與團結。另外,烏克蘭、波蘭、立陶宛的地理與地緣政治位置形成一個戰略三角地帶,既是連接歐洲與亞洲的橋樑,也是西方機構與俄羅斯之間的緩衝區。在貿易、能源及交通走廊的建設上,三國的合作尤為重要。
狄馬接著談到三國彼此之間合作的重要里程碑。首先是烏克蘭與波蘭的夥伴關係,在1991至1993之間雙方簽署戰略夥伴關係聲明,強調政治、經濟與軍事合作,並支持烏克蘭的歐洲一體化目標,而在2004年後隨著波蘭加入歐盟和北約,其成為烏克蘭進入歐洲的積極倡導者,並參與基礎設施建設、跨境貿易及軍事合作。其次是烏克蘭與立陶宛的合作,2004年立陶宛支持烏克蘭的橙色革命,並推幫助與動其民主轉型。2009年三國一起共同簽署成立立陶宛-波蘭-烏克蘭多國旅的協議,進一步加強區域安全合作。立陶宛在2013年維爾紐斯峰會強烈批評烏克蘭未能簽署歐盟協議,並公開支持烏克蘭親歐示威者。最後是盧布林三角的合作關係,2020年7月28日烏克蘭、波蘭、立陶宛宣布成立盧布林三角,此合作致力於深化三國的外交、安全、能源及數位合作,並共同應對俄羅斯影響。
歷史爭議也是影響三國合作的因素,像是烏克蘭認為維斯瓦河行動烏克蘭是對其民族的清洗,但此議題在雙邊對話中仍未被充分重視,或是烏克蘭糧食湧入波蘭市場影響當地農民利益,引發農民抗議等歷史問題都尚未解決。最後,狄馬先生談到烏克蘭、波蘭、立陶宛三國的合作不僅有助於維護東歐地區的安全穩定,還在歐洲與全球範圍內樹立了多邊協作的典範。隨著盧布林三角平台的不斷深化及區域性挑戰的應對,三國合作有望為未來的和平與繁榮奠定更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