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最後一場「國關論壇」於日前圓滿落幕,由本系博士班學生董雪松先生擔任主講,以《歐亞金融危機之殤:美元霸權的地緣狙擊》為題進行分享,吸引系內外師生熱烈參與。
董雪松先生以宏觀的國際政治視角,重新檢視1980年代以來接連爆發的區域性金融危機,挑戰傳統以市場機制或國內政策失誤作為主因的分析框架。他指出,布列敦森林體系瓦解後,資本市場加速自由化,雖帶來資金流動的活絡,卻也使金融危機具有了「制度性風險」,更成為大國競逐中的地緣政治工具。
演講中,董先生特別以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為例,指出當時東亞國家在經濟民族主義驅動下,試圖建立區域性貨幣合作機制,甚至醞釀「亞元」的構想,構成對美元主導地位的潛在挑戰。就在整合氣氛漸起之際,金融危機突襲,造成多國匯率崩跌、經濟重創,區域合作陷入停滯。他提出,這場危機的爆發並非單純的市場反應,而可能是美元霸權透過金融體系進行的地緣狙擊行動之一。
此外,他亦結合麥金德的「心臟地帶理論」與斯皮克曼的「邊緣地帶理論」,指出位於歐亞大陸兩側的歐洲與東亞兩個區域長期為陸權與海權爭奪的核心戰場。當歐亞地區出現挑戰美元主導秩序的區域整合趨勢,往往會伴隨金融危機的「戰略性出現」,藉此削弱當地國家的發展自主性與整合動能。
演講最後,董雪松先生呼籲應超越單一經濟面向,將金融危機納入地緣政治分析架構,理解其背後的權力運作與戰略意圖。同時,他亦強調,歐亞各國除須強化區域經貿合作與建構多元機融體系之外,還應在國家安全層面上減少對美國的過度依賴,藉此有效降低以美元為代表的單一貨幣的依附,捍衛自身的金融主權。
作為本學期壓軸登場的外交系國關論壇,本場演講不僅內容深刻、視野開闊,更激發師生對國際金融與地緣政治交織關係的深入思考。論壇在熱烈的討論與掌聲中圓滿結束,為本學期系列講座畫下精彩句點。
(撰文:張鵑萍 攝影 : 張鵑萍)
外交系博士生 董雪松先生以《歐亞金融危機之殤:美元霸權的地緣狙擊》為題進行分享
外交系馮慕文老師作為開場主持人出席論壇。
講者: 董雪松先生
與會師生認真聆聽
與會師生提問
與會同學提問
與會同學提問
論壇後全體與會來賓大合照